电弧的产生是一个电极间放电过程。辉光放电和弧光放电都是电极间两种气体自激导电的形式。辉光放电特点是电流小,仅有少量电子和正离子参与导电过程,发出较弱的光。弧光放电特点是气相中有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参与导电过程,电流密度大,并发出耀眼的亮光。
如果在两电极间施加一外电压时,当电流逐渐增大时,电极间的放电会逐渐增强,并从辉光放电转变到弧光放电。所以弧光放电也是在一定的电压和电流下方可产生的放电现象。
弧光放电,不仅可以用高压引弧,也可以用低压引弧。实践中常采用低压引弧,它是先将两电极短路后再拉开,瞬间两极间电流密度极大从而产生高温,阴极发射出热电子而产生电弧。
自耗电弧炉中正极性熔炼时将压制的钛锭当阴极,铜坩埚当阳极。熔炼时对电弧炉施加一定电压,当两极间拉开有一定间隙时,产生弧光放电,阴极上的电子受电压的夹持驱赶,带负电荷获得高速动能的电子迅速向阳极(铜坩埚)发射。电子到达铜坩埚中,熔炼初期轰击预先放置的底垫料,一旦坩埚内形成熔池后,电子直接轰击钛熔池。此时,电子的动能会释放并转化为热能,并不断使钛锭熔化,液滴落入熔池中,并使部分金属汽化。
与此相反,阳极产生的正离子会迅速射向阴极。此时,两极间电弧放电时产生两极间形成的等离子体的运动。尽管它的电离程度较低,但它产生了高的温度场,这使熔炼时达到需要的温度。
电弧外形与阴阳两极面积有关。为了达到熔炼钛锭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工艺上要求坩埚比(即电极直径和坩埚直径之比)在0.625~0.88之间,以保证熔炼时电极直径和坩埚壁间有一定间隙。此时电极底端为阴极面,坩埚底为阳极面,阴极面远小于阳极面。所以弧光放电时,电子从阴极面向阳极面发射时呈发散状;反之亦然,阳离子从阳极面向阴极面发射时呈收敛状。所以钛熔炼时,电弧外形呈钟罩状。
上一篇:真空熔炼钛锭的方法比较
下一篇:真空自耗熔炼电弧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