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置于特定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介质中活性原子渗入工件表层从而该表工件表层化学成分和组织,进而改变其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与金属表面淬火相比,化学热处理不仅改变金属的表层组织,还改变其化学成。
化学热处理也是获得表硬里韧性能的方法之一。根据渗入的元素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氮化、多元共渗、渗其他元素等。
常用的化学热处理
渗碳、渗氮(俗称氮化)、碳氮共渗(俗称氰化和软氮化)等。
渗硫、渗硼、渗铝、渗钒、渗铬等。
发蓝、磷化可以归为表面处理,不属于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过程包括分解、吸收、扩散三个基本过程。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1)介质的分解:分解的同时释放出活性原子。
如:渗碳CH4→2H2+[C] 氮化2NH3→3H2+2[2]
(2)工件表面的吸收:活性原子向固溶体溶解或与金属中某些元素形成化合物。
(3)原子向内部扩散。
渗碳方法
(1)气体渗碳发
将工件放入密封炉内,在高温渗碳气氛中渗碳。渗剂为气体(煤气、液化气等)或有机液体(煤油、甲醇等)。
优点:质量好,效率高;缺点:渗层成分与深度不易控制。
(2)固体渗碳法
将工件埋入渗剂中,装箱密封后再高温下加热渗碳,渗剂为木炭。
优点:操作简单;缺点:渗速慢,劳动条件差。
(3)真空渗碳法
将工件放入真空渗碳炉中,抽真空后通入渗碳气体加热渗碳。
优点:表面质量好,渗碳速度快。
渗氮的方法
(1)常用的氮化方法
气体氮化法与离子氮化法。
气体氮化法与气体渗碳法类似,渗剂为氨。
离子氮化法是在电场作用下,使电离的氮离子高速冲击作为阴极的工件。与气体氮化相比,氮化时间短,氮化层脆性小。
(2)氮化的特点及应用
氮化件表面硬度高(69~72HRC),耐磨性高;疲劳强度高。
因为氮化温度低,氮化后不需进行热处理,所以工件变形小。
因为表层形成的氮化物化学稳定性高,所以耐蚀性好。
氮化的缺点:工艺复杂,成本高,氮化层薄。多用于耐磨性、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及耐热、耐磨及耐蚀件。
渗氮与渗碳相比:
渗氮层硬度和耐磨性高于渗碳层,硬度可达69+72HRC,且在600~650°C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
渗氮层具有很多高的抗疲劳性和耐蚀性;
渗氮后不需要在进行热处理,可避免热处理带来的变形和其他缺陷;
渗氮温度较低,只适用于中碳合金钢,需要较长的工艺时间才能达到要求的渗氮层。
亿沐鑫公司主要产品分类:钛棒、钛管、钛板、钛阳极、钛箔钛带、钛法兰、钛丝、钛靶材、钛设备、钛饼钛环、钛标准件、钛加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