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生产一方面是得到符合锻件图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另一方面是达到锻件技术条件规定的力学性能、超声波性能、金相低倍和高倍组织。因此,锻造的工艺设计需要保证锻件组织性能合格。
一、原材料的组织性能要求
钛合金模锻件要求组织均匀细小,超声波达到AA级。虽然等温锻造一次可以大变形,但是终锻的变形量不可能太大,所以用的坯料应该是两相区下部锻造的。超声波探伤达到A级,可以直接锻成锻件。倘若在B级,坯料组织均匀性较差,必须经过两相区足够的大变形,达到A级才可以用来锻模锻件。
坯料的组织准备应该在锻制荒坯和预锻件的阶段完成。如果锻制荒坯和预锻件的阶段没有足够的变形量以改善坯料的组织,那就必须在制荒坯前,两相区反复镦拔,充分变形,达到A级才可以使用。
1~2t锻件用的大坯料,组织要控制到细小均匀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大型锻件生产的技术关键。
二、 预锻和终锻件质量控制的锻压工艺参数设计
1 等温锻造的温度设计
对于要求是两相区锻造的锻件,预锻主要是采用两相区下部大变形,得到细小均匀的两相等轴组织。终锻时,对于要求高的高周疲劳性能的锻件,如叶片,锻造温度在相变点以下30~50℃;要求高的断裂韧度的锻件,锻造温度在相变点以下7~10℃.
对于要求是β锻造组织的锻件,预锻采用两相区下部大变形,得到细小均匀的两相等轴组织。终锻时,在相变点以上15~30℃加热,获得合适的晶粒尺寸,大变形终锻,还要根据不同材料确定锻后的冷却速度,获得合格的组织和性能。
对于要求是β热处理组织的锻件,终锻需要控制材料的晶粒尺寸,为β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2 等温锻造的速度控制
等温锻造速度和压力是同时设定的。起始用快速锻压,压力不是很大。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变形压力逐渐提高。到了设定的锻造压力时,由于压力的限制,压机的压下速度自然下降,逐渐进入了超塑性变形状态。起始用5~10mm/s快速锻压,可以细化晶粒,对锻件质量是有益的。但是,过分快的锻造速度会造成变形热来不及传导出去而形成局部高温,形成不允许的组织。
锻造压力设定得高,超塑性变形阶段短,晶粒比较细小,再结晶不充分,存在部分内应力,表现出锻件的强度较高,机械加工时变形较大。锻造压力设定得高,模具承受的力大,不能超过模具材料允许的极限,否则模具的寿命会降低。
压力设定得低,超塑性变形阶段长,再结晶充分,晶粒比较大,内应力小,没有各向异性,表现出锻件的强度较低,机械加工时变形很小。
形状不复杂、没有很薄的辐板和壁的锻件,其锻造力设定为80~100MPa.
形状复杂、有很薄的辐板和壁的锻件,其锻造力设定为120~150MPa.
3变形量控制
等温锻造时锻件具有极好的塑性,可以一次变形很大,这有利于细化晶粒,改善锻件性能,也可以缩短锻造工序,降低工缴费,所以工艺设计时,应尽量加大每火次的变形量。
对某些β锻造的锻件,在β锻造后还要在两相区变形,这时的变形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获得合适的组织。
三、 锻件热处理
不同钛合金锻件的热处理制度见表9-17.为了防止锻件表面氧化,热处理前在锻件表面还要涂上防氧化涂料。
表9-17 不同钛合金锻件的热处理制度 | |
牌号 | 热处理制度 |
TC4 | 750-850℃保温1-1.5h,空冷 |
TC6 | (870±10)℃保温1h,随炉冷,或转入(650±10)℃炉中保温2h后空冷 |
TC11 | 950℃(允许在β转变温度以下30-50℃范围内调整)保温1.5-2h,空冷+530℃保温6h,空冷 |
TC17 | 固溶处理,(800±10)℃保温4h,水冷+时效处理,(630±10)℃保温8h,空冷 |
TC18 | 820-850℃保温1-3h,炉冷至740-760℃保温1-3h,空冷+500-650℃保温2-6h,空冷 |
TA15 | 850℃保温1.5h,空冷 |
TA19 | (960±14)℃保温1h,空冷+(590±14)℃保温8h,空冷 |
TB6 | 760℃保温2h,空冷+510℃保温8h,空冷 |
四、热处理加矫形
需要高温热处理的材料,如TC11、TA19,在高温热处理时容易变形,可以在高温加热后,放入相同温度的模具中矫形,再进行低温热处理,也可以在高温热处理温度进行最后一火次锻造,加热时间加上锻压时间就是热处理的加热时间,锻造后不再进行高温热处理,只进行低温热处理。
五、锻件后处理
一般来讲,锻件表面的涂料如果没有大面积的脱落,热处理后氧化层是很薄的。等温锻件表面带有玻璃涂料,需要清除,采用喷砂方法可以去除薄的氧化层和玻璃涂料,不再需要酸洗。局部细小的凹坑、毛刺缺陷可打磨清除。
亿沐鑫新材料公司产品分类:钛棒、钛管、钛板、钛阳极、钛箔钛带、钛法兰、钛丝、钛靶材、钛设备、钛饼钛环、钛标准件、钛加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