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α+β)钛合金能够通过从固溶处理温度的快速冷却和随后的时效进行强化,所以合金有可能析出亚稳定β、α'、α"和ω相,由此相成分的变化引起力学性能的变化是众所周知的。在500~600℃温度下,通常形成高弥散的三次α相(b3<0.1μm),产生强化作用。根据从BT3-1(TC6)、BT9(TC11)和BT25y合金获得的数据,与
为了便于定量地研究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必须对组织的各种特征进行参数化。要控制组织以提高锻件(零件)的工作能力,必须知道性能与组织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只有当明确了决定钛合金组织多样性的全套参数并制订出控制它们的方法之后,才有可能系统地进行这些研究,组织参数的定义参见第4.3节。在这方面,俄罗斯专家研
最近几年,按照极限允许的应力和温度力求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力,提高钛合金零件的寿命和可靠性,这成为了冶金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提高钛合金各种使用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是确保半成品中最佳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状态取决于相应零件的工作条件。基于目前对组织一性能关系规律性的认识,通常在不同性能指标之间采取一定的折中
化学成分对钛合金性能影响规律性的系统研究从研制钛合金时就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具体合金的合金化理论。在合金中,通常规定足够宽的合金元素最低和最高含量之间的范围(从0.5%到1.5%),这样增加了性能的分散性,但与此同时却保证了将成分控制在合格范围内的可能性,以便提高从使用条件考虑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在不考
变形程度对钛合金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变形温度的不同而不同。有关资料中介绍,TC6合金铸锭在高于β转变温度(1050℃)锻造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低倍组织的变化规律是:变形程度为15%时,铸态组织未破碎;变形程度为30%时,铸态组织轻微破碎,略呈纤维状;变形程度为60%时,呈明显的纤维状,但还留有较清晰的铸态组
当热机械加工工艺(变形工艺和热处理)制度改变时,在钛合金,特别是两相钛合金半成品中能够获得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现有理解的组织方面的知识,有可能预测相应半成品的性能,通过优化组织能够使钛合金半成品的力学性能和零件的工作能力达到最佳状态,因而半成品组织优化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解决该课题的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