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金属的超塑性研究,并很快进入了等温锻造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机电研究所在70年代后期开展的钛合金涡轮盘的精密锻造取得了突破。涡轮材料为TC4,直径101.6mm,带有72个轴向小叶片,通道间隙1.8mm,叶片高度有3.2mm和6mm两种。锻件在占全部机械加工工时90%的叶形部分不留加工余量,锻后喷砂。其余部分如叶片顶面、盘体、轴套凸台等部分留有适当余量。
该锻件首先投入了批量生产。该成果用φ101.6mmx7mm的饼一火次锻成涡轮盘。这揭示了钛合金在超塑性条件下具有惊人的变形能力,可以用全新的观念设计锻造过程。
80年代初,上海钢铁研究所(现为宝钢股份特殊钢事业部,简称宝钢)用一块矩形饼一次锻成了钛合金喷嘴壳体精密锻件(0.45kg),用一段圆棒一次锻成空心作动筒筒体(1.5kg),并投入批量生产,如图9-7所示。这开创了等温锻造航空用钛合金精密锻件的先河。
90年代,宝钢用3000t压机开发了多种钛合金风扇盘(φ510mm,25~40kg/个),比原普通锻件减重30%~50%.锻成了普通锻造无法生产的ф420mmx450m450mmTC4空心轴颈锻件、φ110mmxφ90mmx820mmTC11空气导管、ф730mmx420mm机匣锻件(投影面积0.4848㎡)、β锻造φ720mm TC17风扇盘等等温锻件。
21世纪初,宝钢锻成最大直径1.1m、质量550kg的TC17双性能盘以及投影面积1.3㎡的整体框精密锻件,材料利用率达21%.
我国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等厂也成功生产了类似的锻件。
我国各厂建立了等温锻造生产线,配备的等温锻造专用压机有500t、800t、2000t、3000t(3150t)、5000t、6000t(6300t)、8000t、10000t,正在建设20000t,主要生产钛合金等温锻件。
亿沐鑫新材料公司产品分类:钛棒、钛管、钛板、钛阳极、钛箔钛带、钛法兰、钛丝、钛靶材、钛设备、钛饼钛环、钛标准件、钛加工件
下一篇:等温锻造时的慢变形速率